
寻找自己的话语(narrative)
好久不在图虫活动了,除了因为确实忙疯了以外,也的确实在不知道该拍什么了。就算拍了,好像也找不到太多感觉。 结果几周前,有幸偶然遇到了某资深的摄影编辑(和很多20世纪摄影名家共事过,尤其是罗伯特·卡帕,直到卡帕踩到地雷时,两人还是好基友),我又偶然因为相馆打折,抱了一堆第一次打印出来的照片在手里,跟他聊了一个小时。他也不知道是出于礼貌还是真的,表达了喜欢我的片子以后,我说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拍大半年了...
好久不在图虫活动了,除了因为确实忙疯了以外,也的确实在不知道该拍什么了。就算拍了,好像也找不到太多感觉。 结果几周前,有幸偶然遇到了某资深的摄影编辑(和很多20世纪摄影名家共事过,尤其是罗伯特·卡帕,直到卡帕踩到地雷时,两人还是好基友),我又偶然因为相馆打折,抱了一堆第一次打印出来的照片在手里,跟他聊了一个小时。他也不知道是出于礼貌还是真的,表达了喜欢我的片子以后,我说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拍大半年了...
摄于南京大学
中华门 水游城 2011.11.26
从家门口流过的河,却从来没有拍过。 拍了2次,有很多触动某根心弦的画面。 以下是第一部分。
这个心态是人生一种积极的心态。拍片和其它神马也是这样,欲速则不达。。
汇杰新城,一座南京城东北的保障房小区。在这里,有传说中的故事,有发生着的故事,有续写的故事。
JeanYang
我想很多人在"記錄"生活時,沒有明確的想法,但拍著拍著,因為每個人出生環境、教育背景、社會歷練等的深淺不同,觀看事情角度不同,自然就會形成個人風格,拍出個"量","質"就會自然顯現,不是嗎? 那時,想隱藏你的"觀點"都很難。
"只要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,所处的时代也会或多或少地显现出来的吧” 赞同
来自 纪实在南京
vacuo
知道这是个正确的问题,但一想起来就头疼脑热@deab 赞同
来自 纪实在南京